发表:2022-09-24 20:00:09 浏览数:
来源:作者:
而胤禵的“大将军王”这两者都不是,甚至也不能叫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至于“大将军王”那是出自康熙所说,后来怎么还是贝子你怎么看因为大将军王不是一个爵位,这是胤祯出任大将军后,因为这些人成为柱国、大将军是在西魏时期,(陈赓大将)北齐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北齐没有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自然再也不是大将军王。
简单来说,看时代。
大将军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武将封号,始于战国,直至清朝,但不同的时期的大将军职权相差极大,有的只是高级武职后缀,有的却是军队最高统帅甚至军政一手抓,拜大将军的步骤也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汉朝以前:庄严隆重
“将军”一词的意思就是统军者,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说明他们一军之帅的身份,并不是正式官名。
到战国时期,秦赵燕等国把将军当成正式官名,并且出现了前将军、后将军、上将军这些职务,常以上将军为最高军事武官,比如白起就曾是秦国的上将军。
大将军在战国时期是不如上将军的,但这一情况在秦末出现了逆转,因为日后统一天下的汉国,将大将军定为最高军事武官,其核心事件就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军,他想把韩信叫过来给个大将军印就差不多了,可萧何觉得这样太无礼,为了表示对韩信的尊重,一定要按照礼数来,选个良辰吉时,事先斋戒,然后封坛拜将,这样才行。
萧何本人不是儒生,这套规矩也不是他现创的,显然在此之前正式的拜将流程就是如此。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而不是上将军,可能是因为项羽曾经当过上将军,而上将军的翻身,要等到隋唐了。
汉朝:使者送印
西汉前期大将军并不常置,只在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韩信在垓下之战后被刘邦剥夺军权,封为楚王,显然已经卸任汉朝的大将军;七国之乱时,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叛乱平定后即解除。
到汉武帝时期,大将军这个称谓有了一点变化,虽然它仍然是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之上,但却跟最高的行政官职有了勾连,这源于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
鉴于相权过大,汉武帝开始让自己身边的亲信参与决策,分享丞相的行政权。这些人直接对皇帝负责,不需经过丞相,被称为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则是外朝,朝政大权逐步由外朝转入中朝。
一开始,中朝的首领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他的职务正是大将军。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卫青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贤王部,俘虏小王十余人,匈奴人一万多,牲畜达千百万头。得到捷报,汉武帝应该是欣喜若狂的,立刻派人加封卫青为大将军,这是对其战功的褒奖,不过于礼仪来说,已经简略得多。
大将军是军职,所管多为军务,虽然卫青的建议常被汉武帝采纳,但一向谨慎的他并不经常插手内政,此时大将军还算不上中朝领袖。
霍去病崛起后,汉武帝特设大司马,加在卫青和霍去病两人身上,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视为平级。卫霍二人都善于明哲保身,并不恋权,直到汉武帝去世,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当政,权力远超丞相,大将军才真正成为中朝领袖。
《文献通考》载:“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之后西汉的最高行政官就由丞相变成了大司马大将军,汉成帝后期将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大将军被废置,大司马成为最高行政官。
东汉初年大将军改为在三公之下,汉和帝时期窦宪任大将军,因为勒石燕然的功绩和外戚的权势,百官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东汉的大将军开始也不常置,常常是战乱需要或者奖励战功,而且担任者多为外戚,比如汉安帝时期西羌叛乱,外戚邓骘率军出征,班师后出任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也正是汉安帝坏了规矩,始终以外戚耿宝为大将军,且常年在京师处理政务,汉顺帝时期皇后的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位同三公,大将军走向了西汉大司马的位置了。
东汉开始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比如开国功臣景丹为骠骑大将军,还有建威大将军、中军大将军等等。
汉朝以后:诏书任命
汉末以后战乱频繁,将军号泛滥成了白菜,大将军也不再具备唯一性,东汉开创的冠号法被发扬光大,各种大将军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横空出世,南北朝时侯景更是自封宇宙大将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将军已经从唯一的最高武职贬值成了高级武职的尾缀。隋朝时,大将军是统率禁军高级将领,唐朝时被改为了二把手,位居上将军之下。同时从唐朝开始,大将军是武散官的最高级,虽无实权,但听着很威风。
宋朝时大将军已经成为空衔,再无统率军队的权力。但到了明清时期,这一现象又出现了反复,明清时期又像汉朝那样,在战争时期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作为统兵者的后缀,比如徐达、冯胜都担任过大将军,清初豪格也曾为靖远大将军,也都是战后即撤。
很显然,汉朝以后大将军先是从中央到地方,接着又从地方到中央,但职权的变化,基本昭示他们不再需要封坛拜将这种繁琐的程序。
历史上确有其事,并不是小说戏曲捏造。十四阿哥胤祯(也叫胤禵)在西北四年,对中国稳定西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出兵进攻西藏,拉萨方面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当年十月,康熙任命十四阿哥胤祯为抚远大将军,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统率十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准噶尔。
噶尔丹在世时,三次袭扰喀尔喀蒙古,都是康熙皇帝亲征。这一次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的侄子)派兵攻占拉萨,杀死拉藏汗,在西藏建立统治,严重威胁到清朝西北的安全。按常理来说,也应该是皇帝御驾亲征。但介于康熙年事已高,无法再亲自领兵,便在阿哥当中选择十四阿哥代替自己亲征。(所以十四阿哥才会被人认为是康熙默认的继位人,毕竟是代天子出征。)
(正黄旗之纛)
据史料记载,十四阿哥胤祯出兵时,持正黄旗之纛(天子专属),所有随军出征的将领,不论爵位和品级,一律穿戎服,齐集在故宫的太和殿广场,康熙亲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不随军出征的宗室和二品以上官员,也要齐集在午门外送迎。
十四阿哥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德胜门。所有宗室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阙叩首行礼,肃队而行。这是十四阿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十四阿哥率军出征后,康熙降旨给青海的蒙古王公,说: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接到圣旨的蒙古王公对胤祯不敢怠慢,在胤祯抵达西宁后,积极配合其指挥作战。胤祯将驻防在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兵以及绿营兵全部集结,总计十万人,号称三十余万。对准噶尔盘踞在青藏的势力进行驱赶。(胤祯从京城带出来的兵并不多,十万大军是从西北驻军中抽调的。)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十四阿哥并不负责领兵作战。他这个大将军是一个综合管理岗位,主要负责三件事。
其一、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
其二、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并保障全军的后勤和情报收集;
其三、安抚青海的蒙古贵族,笼络当地的达赖喇嘛和少数民族。
比较公允的说,大将军王的这些事,胤祯处理的都很好。在胤祯的调度下,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四川和云南进攻,收复拉萨;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护送达赖喇嘛回拉萨。两路清军分兵进军西藏,将准噶尔的势力赶出西藏,彻底平定了叛乱。
康熙五十八年九月,达赖喇嘛在拉萨举行了坐床仪式。据此大功,胤祯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纪念,表其功劳。(雍正即位后,借口碑文中没有称赞康熙圣明的内容,下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又重新立了一个碑。)
康熙六十年五月,十四阿哥离开西藏,率军移师甘肃。他当时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就是由青海和甘肃,企图乘胜追击,直捣准噶尔的王庭所在地——伊犁。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与准噶尔的几次大战,都是准噶尔主动挑起战争,清朝每次都是被动应战。这一次胤祯想主动出击,康熙很欣慰。但介于事情太大,康熙将胤祯召回京,规划出击的事宜。这是胤祯出任大将军后,第一次回京。十四阿哥回京后,大将军王的权力由川陕总督年羹尧和平逆将军延信共同执掌。
不久后,胤祯再次回到前线,准备出击准噶尔的军事工作。但因后勤保障的问题,康熙决定与准噶尔议和。胤祯的计划告吹……
总的来说,十四阿哥在西北的四年,功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成功驱赶了准噶尔的势力,收复西藏。还积极筹划进攻准噶尔腹地的军事行动。历史上猜测,康熙想传位给胤祯,并不是空穴来风。
雍正继位后,召十四阿哥回京。西北的军务仍然由年羹尧和延信负责代理。延信主要负责八旗兵,年羹尧负责绿营。年羹尧选择站在雍正一边,而延信则被排挤。
这里插一段,介绍一下延信。他是皇太极的曾孙,温郡王一脉,也是爱新觉罗氏。只不过到了雍正时期,已经是远支皇族了。雍正认为他是老八一党,同时跟十四阿哥交往过密,将他调往陕西,授为西安将军。西北的军权全部交由年羹尧负责。胤祯一系的人马被架空。(后来延信被圈禁致死)
十四阿哥回京奔丧,对西北军务有很大的影响吗?
有一点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
因为早前康熙已经与准噶尔议和了,西北暂时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事。(清朝真正畏惧的是准噶尔)
后来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乱,是乘胤祯被调走之机,借机起誓。只不过,青海当地附和叛乱的都只是一群喇嘛而已。声势很大,但没有什么战斗力。清军从准备反攻到剿灭叛军,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并不像电视剧中打的那么费劲)
至于胤祯调回,西北的军队为什么没有出现骚动。也就是很多人经常会问到的,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不造反的问题。
我在这里可以明确的说,胤祯的西北大军是由甘肃、四川、新疆的驻防八旗和三省绿营兵拼凑起来的,京城随胤祯出征的人马并不是西北主力。
朝廷指派胤祯为大将军王,赴西北指挥,西北的军队只是临时听从大将军的号令。胤祯若调回,大将军王的权力也收回。
若没有大将军,则恢复原有的制度。八旗归驻防将军的指挥,绿营兵归本省提督指挥。清朝有严密的制度,监督环环相扣,不会因为某个将军或者皇子鼓动,就能随便调动大军造反。
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川陕甘三省之军务本来就归他负责。只不过是因为胤祯来了,暂时让胤祯总揽全局。胤祯调回去了,继续由年羹尧负责。而年羹尧又与提督相互监督,比如说岳钟琪。
后来年羹尧被罢免,岳钟琪接任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之职,也没有发生大的骚动。朝廷有制度在,不会因为一人而动社稷。
在我军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当中,创造多个“第一”和“唯一”的只有陈赓将军,其经历堪称丰富多彩和令人眼花缭乱,虽然在解放战争期间只担任兵团司令员,然而地位却是超然,注意“陈谢兵团”在淮海战役之前曾经单独挺进黄河以南,那是受军委直接指挥的“准战略集团”(低于野战军高于兵团)。
(陈赓将军)
1,入党最早的黄埔一期毕业生。
陈赓早在1922年就已经入党,那还是投考黄埔军校之前,与朱老总同一时间,在我军的大将群体中,只有肖劲光可以与之比肩。随便举几例,陈毅的入党时间是1923年,徐海东是1925年,林彪和粟裕都是1926年。
在校期间就是“黄埔三杰”之一,黄埔一期毕业后曾留校任黄埔二期入伍生连连长、三期本科副队长和四期步兵科第7连连长,也就是说,这几期的学员从辈份上都得算陈赓的学生,包括王耀武、张灵甫和胡琏等一批蒋系悍将。
2、救过蒋某人又差点成为廖仲恺女婿。
1925年10月中旬,东征军(讨伐陈炯明)在华阳战役中失败,蒋总指挥环视左右,只有连长陈赓紧随身边,而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都各自逃命去了。蒋万念俱灰几欲自杀,是陈赓力谏蒋介石突围,并且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蒋后来曾说五个胡宗南也不抵一个陈赓。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也非常欣赏陈赓的才干,他被刺身亡后夫人何香凝曾有意将廖梦醒下嫁,后因戎马倥偬而作罢。
其实还有另一次救蒋经历,黄埔校军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时,陈赓与同学们一起乘胜追击并活捉了商团一个小头目,缴获了他的军刀。蒋校长兼总指挥正好经过,陈赓立刻敬礼还把战利品呈交,不料这个被活捉的小头目忽然挣开了学生军的控制,迅速夺过军刀挥向蒋总指挥, 在场的人一时都惊呆了,千钧一发之际,陈赓一把抓住小头目的手腕,用脚将他扫倒在地,化险为夷。
(洛阳战役期间)
3,唯一见过鲁迅先生的红军将领。
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以后,陈赓在会昌战斗中重伤,辗转香港到达上海治疗,遂于1928年起在特科工作。1931年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军事干部,历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总部参谋长,一众129师名将大多曾经是他的部下。1932年在战斗中再次负伤,离队潜往上海治伤,期间曾两次会见鲁迅先生,也是鲁迅唯一见过的红军名将。
4,唯一被俘后蒋介石不敢杀的红军将领。
次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学同乡宋希濂立即联络胡宗南、黄维、熊授春等人面见蒋某人,共同为陈赓作保,甚至惊动了宋庆龄先生亲往探望,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蒋某人不得不放弃杀害陈赓的念头。随派多人前往劝降,均告无果,最后是自己亲自出马,许以第三军参谋长、南京卫戍司令的高位,然而陈赓却不为所动,最终脱险。
(援越期间)
5,唯一敢跟彭德怀开玩笑的我军将领。
1933年5月从南京逃出敌人的牢笼,被派往中央苏区担任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长征时期改编为军委总预备队“干部团”团长,抬着重病的周公走出草地。为人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敢上台抢主席的水喝,敢给彭总介绍对象,尤其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彭大将军,一般的将领根本不敢跟他开玩笑,唯一例外的也只有陈赓了,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陈赓给彭德怀吃肉的桥段,源自于真实的故事。
6,唯一指挥过援朝援越两场战争的我军将领。
历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四纵)、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解放战争胜利后的1950年7月,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奉命率领工作组援越,协助进行越南人民军的建设以及作战指挥,是奠边府大捷的实际战役筹划者,曾经给越军所有营以上军官训话。1951年请缨赴朝参战,就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后升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直到1953年筹建哈军工才离开战场。
(援朝期间)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大将中排名第四,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关于陈赓将军发病和逝世的细节,之前曾经专门撰文回顾过,主要是在上海休养期间,不顾身体抱病急着撰写作战经验总结,劳累过度所致,一代名将过早陨落。
我军大授衔之后,他的孩子们问父亲佩戴的是什么军衔,他调侃地说自己什么将都不是,自嘲为“辣椒酱”,陈赓将军特别说明:“和那些生死与共却为国捐躯的战友相比,已经是人生大幸,而胜利之后奢谈战功,是对那些无名英雄、死难烈士的亵渎”!如此高风亮节,堪称军界楷模。
(陈赓大将)
北齐没有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这些人物都是同时期北周的,北周后来灭掉了北齐。甚至也不能叫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因为这些人成为柱国、大将军是在西魏时期。北周建立时,有的人已经死去,其中宇文家已经成为皇族,宇文泰被称为北周太祖文皇帝,就不能再说他是柱国了。而在北周时期,又产生了很多新的柱国和大将军,不再只是这么二十人了。
星火辰大概为大家说说吧,十二大将军说不全了,大概提几个重要的。
八柱国
宇文泰:八柱国之首,实际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地位相当超脱,也就是说其他七大柱国和大将军们都得听他的。本是武川镇职业军人家庭出身,老爹和几个兄长都很勇猛,不过到他崛起时这些或者死于战争,或者病死,被人害死。他辗转在多人手下,当过葛荣、尔朱荣、贺拔岳等人部属。贺拔岳打进关中时,宇文泰当了夏州刺史(统万城),贺拔岳被人害死,宇文泰被众将所推立在平凉接手了这只部队,成为了他霸业的开始。后来多次与劲敌高欢交锋,高欢的后代建立了北齐,而宇文泰的后代建立了北周。
元欣:北魏皇族。弄进八柱国里主要是为了充数、撑门面的,十二大将军里也有好几个姓元的。但不是不得不说,即便北魏皇族已经成为门面,这个门面还是很值钱的。后来,隋朝的独孤皇后就想办法要让太子杨勇娶元家的女儿。唐朝时代,元家依然很繁盛。
赵贵:八柱国之一。最先支持宇文泰的人物,是他提议由宇文泰掌理贺拔岳留下的军队,因此在八柱国里地位很高。作战能力一般。宇文泰死后,北周建立,因为反对宇文泰侄儿宇文护专权,被杀,势力被清除。
独孤信:八柱国之一。宇文泰的好友,后来投奔宇文泰,原名独孤如愿。独孤信这个名字是宇文泰给起的。骁勇善战,风度也美,更关键是生了三个当皇后的女儿。与赵贵一样,参与了反宇文护的阴谋,但他劝阻了赵贵,因为没有报告宇文护此事,被赐死。
李弼:八柱国之一。在决定众人生死和西魏存亡的沙苑大战中立下第一大功,北周建立后地位很高,属于智勇兼备型人物,善终。后代为隋末出名的瓦岗军头目李密。
于谨:八柱国之一。早年支持尔朱氏,被高欢打败后逃到关中,被宇文泰重用。后来担任主帅灭掉在江陵的南梁政权(梁元帝),善终。其后代对隋朝篡周起到决定性作用。
侯莫陈崇:八柱国之一。贺拔岳手下诸将之一,后认宇文泰为主,多有战功。虽没有参与赵贵等人的反宇文护活动,却因为后来与宇文护的矛盾被处死。
李虎:八柱国之一。唐朝的太祖爷,李渊的祖父。他与宇文泰的关系比较微妙,最初是反对宇文泰掌控贺拔岳留下军队的,和北魏皇帝走得较近,加之死在北周建立前,其在北周的影响不明显。北周明帝、武帝为了对抗宇文护的专权,逐渐提升了功臣子弟的地位,其子李昺才得以继承唐国公(他被追封)。后来,因为李家与隋朝杨家的亲戚关系,李家越发重要起来。
十二大将军
宇文导:宇文泰侄子,北周权臣宇文护哥哥,相当于宇文泰副将,对宇文政权贡献巨大,可惜死得早,否则轮不到宇文护来掌权了。
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开始是独孤信手下部将,其地位在北周时代得到大幅提升,后来也是柱国,其实际威望势力不比八柱国家差。
达奚武:与杨忠齐名,地位相等。
李远:李远家族对之后的历史影响深远。本来是关陇一带低头蛇,对宇文泰在关陇立足起到很大作用,后来因为其子参与反对宇文护,李远被赐死。但其弟李穆得以保存,后来对隋朝篡北周建立第一大功。李穆之子李浑因为谶语,被隋炀帝灭族。
豆卢宁:地位大概与杨忠差不多。
就说这些吧。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因为大将军王不是一个爵位,而仅仅是一种称呼,意思是“担任大将军的王”。这个“王”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并不是亲王、郡王那样的爵位,仅仅代表皇子的尊贵身份,而是康熙这么称呼是刻意拔高胤禵的地位,方便他统摄三军。
我们知道,古代的高级官员和宗室成员可能有两个身份,一个叫官职、一个叫爵位,而胤禵的“大将军王”这两者都不是,他的官职是“抚远大将军”,而爵位是“贝子”。至于“大将军王”那是出自康熙所说,严格意义上讲胤禵不能被这么称呼,其实是一种破例叫法。我们一层层分析一下。
先说抚远大将军这个官职。这个官职不是常设官职,而是在国家需要大规模用兵时对主帅授予的临时官职,他们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兄弟子侄或者亲信大臣。清朝共有过九个抚远大将军,分别是:信郡王鄂札、大学士图海、裕亲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康熙皇十四子胤禵、辅国公延信、川陕总督年羹尧、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崇安。而抚远大将军如果是亲王或者郡王爵位,为了显示区别,就可以称呼他们为“大将军王”。但注意前后顺序,是先获得亲王或郡王爵位,才能叫做大将军王,而不是被称为大将军王就算亲王或者郡王了。因此,严格意义上,这九位抚远大将军中,只有鄂札、福全、崇安三人可以称为大将军王。
但是,胤禵身份确实特殊,他的爵位只有贝子,但是却是皇子,跟鄂札、崇安这种远支王爷相比其实并不差。更重要的是,康熙五十七年胤禵任大将军王出征青海平叛,是用天子依仗,有“代天子亲征”的味道,何况那次出征队伍相当庞大,随军人员中不乏许多蒙古、青海的王公,如果胤禵仅仅以普通的抚远大将军身份统兵,康熙怕他难以服众。所以,康熙特别强调,胤禵是“大将军王”,还亲自下旨给青海、蒙古众王公,告诉他们,大将军王说的话等同于自己的旨意,要求他们必须遵守。故而,拔高胤禵为大将军王,是为了让他统兵方便。
虽然给予了胤禵这样的特殊称呼和各种特权,但胤禵的爵位没有变动过。他在康熙四十八年获封贝子,此后没有晋升过。因此,当雍正即位后,立刻晋升辅国公延信为贝子,命他取代胤禵任抚远大将军,胤禵没有了抚远大将军的官职,自然再也不是大将军王,只是原本的贝子了。后来,他被雍正圈禁,直到乾隆将其释放封为郡王,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王。
通常来讲,大将军权力更高。
东汉时期的官制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政务线和将军线。“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和太尉。三公虽然并不一定具有实权,但是名义上为最高官职。
实际最高官职一般是上一任皇帝任命的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登基后一般会任命老师录尚书事,实际上相当于丞相,东汉之前一直是没有丞相这一官职的,直到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复设丞相。
太傅一般来讲地位高于大将军,三公次于大将军但高于骠骑、车骑、卫将军。九卿次于以上三种将军但是高于前后左右将军。
江铃驭胜2.4柴油版的怎么样啊柴油版2.4与2.0哪个好各优点是什么...
江铃驭胜这款车整体来说还可以,新款江铃驭胜S350也有了很大提升,其实新款江铃驭胜S350已经追上了改款后的哈弗H9了,2020款江铃驭胜S
本文目录2015力帆x60自动挡多少钱力帆踏板摩托车的价格想问问力帆X50的自动档价格多少钱啊2015力帆x60自动挡多少钱力帆X60长×宽
奔驰glb报价及图片(1.3T+七座的奔驰GLB,花30万到底值不值)
指导价31.48-35.48万元奔驰GLB定位为紧凑型SUV,奔驰GLB售价31.48万-35.48万元奔驰glb200动感型怎么有两个价格
禁止通行标志(交通标志“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有什么区别)
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的标志是什么禁止车辆通行的标志是红底白横杠,2、禁止驶入标志禁止驶入标志为红圈白边、红圈内为红底白横杠,2、禁止驶入标志禁止
雪佛兰 大黄蜂(“大黄蜂”声名远播,而有些国人在买车时为何却...
话说白了是通用想要国人选择别克而不选择雪佛兰,在这种引导性的品牌知识普及下别克理所当然成为了中国最热销的美系品牌,而有些国人在买车时为何却不
双龙汽车-柯兰多是全时四驱吗?双龙汽车柯兰多和现代ix35哪个好
本文目录双龙汽车-柯兰多是全时四驱吗双龙汽车柯兰多和现代ix35哪个好想买一台双龙汽车柯兰多有谁在用的,说说对这车的感受双龙汽车-柯兰多是全
互联网行业做什么最赚钱导读:什么样的职业需求量大薪资高,目前做什么最好做最赚钱摘要您好可以做以下行业:1、互联网行业这两年,那么不知道现在互
东风风行官网(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风神,分别是什么地方产生...
本文目录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风神,分别是什么地方产生产的东风风行全部车型请问东风风行客服是多少东风风行汽车是哪里生产的东风风行,东风风光
网红店用路虎当招牌不惜长期违停(天津男子为当“网红”在武汉一...
为什么店家不提前向排队人群事先说明情况,为什么人不惜一切代价当网红去年10月刚出了红领巾印广告事件,一个自己有人格尊严的人,菏泽教育怎么了路
广州女司机拿水杯连撞13人,还有哪些驾驶操作不当易酿祸?广州一...
不是说女司机开车看手机的,造成13人受伤, 你怎么看女司机并不一定可怕,广州一女司机驾奔驰车撞人行道行人,还有哪些驾驶操作不当易酿祸广州一女
日产pathfinder(全新日产Pathfinder渲染图曝光 未来有望国产)
本文目录全新日产Pathfinder渲染图曝光 未来有望国产全新日产Pathfinder渲染图曝光 造型硬派搭3.5升引擎,大众途昂劲敌,日